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

网上科普有关“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网上科普有关“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物种的灭绝,更新换代正常不过 。

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45岁的“苏丹 ” ,因病情急剧恶化,无法行动,19日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 ,以安乐死的方式离世。“苏丹”的死亡标志着该物种正式进入灭绝倒计时。

上一次“苏丹”出现在公众视野,还是去年5月,肯尼亚自然保护区在交友网站为其“征婚 ” ,但最终,“苏丹”未成功生育后代 。目前,奥尔佩杰塔保护区还有仅存的两头白犀牛 ,但均为雌性。也就是说,苏丹的去世,意味着北方白犀牛物种 ,很难以自然繁殖的方式再孕育后代。

北方白犀牛的精子已有贮存 ,可以尝试用人工孕育,但人工孕育费用预计高达900万美元,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且在白犀牛身上从来没有尝试过 。因此可以说,“苏丹”的离世,几乎等同于北方白犀牛物种在地球上的灭绝。

人类猎杀是导致犀牛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由于犀牛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以及可用于制作传统的阿拉伯弯刀的刀柄,其价格被炒到比黄金还高,已经达到每公斤6万美元 。也因此 ,人类对犀牛的猎杀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再加上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缩小和丧失,在上世纪60—80年代 ,北方白犀牛已经大量消失,到1984年,仅剩下15头。

仅有的几只幸存者被送到了保护区 ,但失去了种群的庇护、交流 、沟通 ,白犀牛不仅生存难以为继,更难以成功繁衍以延续种群。

不难看出,白犀牛的厄运 ,很难用生物进化理论的“适者生存 ”来解释,更多的还是来自人类的贪婪 。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来说,保护犀牛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物种 ,本就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而非主宰与被主宰的从属关系。反过来,到了人类更多地左右自然和主宰其他生物的命运时 ,生物多样性就不仅面临着衰退,而且会向单一或狭窄的方向发展,这对人类自身也是一种警示 。

生物进化研究中领域有一个至今仍在争论的的焦点: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 ,说的是生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产生带有适应意义和一定方向的性状变化 ,并能够遗传给后代的现象 。

为了保护大象 ,一些动物保护组织想出了把大象牙锯掉的办法。如此也造成了一种生物演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大象一出生就没有象牙,以求自保。现在非洲一些地区的雌性大象98%没有象牙 ,而以往的发生率平均为2%~6% 。有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多年来盗猎者猎杀大象以获取象牙,改变了它们的基因。

如果犀牛也像大象一样以减少或不再拥有牛角来规避灾难 ,站在物种保护的角度来看,对物种留存虽然有好处,但从生物多样性 、自然发展的角度看 ,势必造成人类对大自然生命演化的干预,并非好事。

更何况,每一物种的存在 ,都会与周围的生物、生态和环境进行交流和相互依存,共同成为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某种物种消失,都相当于在生态链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其弊端早晚会显现出来。

“苏丹”离世 ,全世界为之惋惜。姚明在社交媒体发文纪念,重申“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以期进一步唤醒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事实上 ,对中国来说,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同样任重道远:因食用和过度捕猎,禾花雀已从“濒危”升为“极危”;白鱀豚已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如果不抓紧保护 ,也可能会在10—15年出现功能性灭绝。

拒绝野生动物制品,抵制一切残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才能避免更多物种因为人类的贪念而灭绝。

保护人类的家园 。

极危物种能不能引入红嘴奎利亚雀来解馋

女命行嫁大利月对照表

原标题:编号W51,归队

W51拖着兽夹飞行。

W51与同伴一起飞翔。

“安心池塘 ”浅滩上的W51 。

天津,一群东方白鹳 。

办公室里悬挂的海鸟图。

12月27日 ,W51在天津被放飞。

就叫它W51吧,如果足够幸运,或许明年还能再见到它 。

W51是只受伤的东方白鹳 ,志愿者之一次看到它时 ,这只白色大鸟正艰难地追随鸟群。傍晚,海边的天空泛出红色,它努力着飞行姿态 ,翼展接近两米的双翅完全张开,只是扑翅频率明显比同伴要高,飞得也更低。它的长颈伸直 ,腿像飞机的起落架一样收起,并拢至与身体平行 。这是连更优秀的飞行家和工程师都羡慕的完美平衡——上升热气流与身体重力相互抵消,空气阻力尽可能降到最小 ,而这,只是它众多与生俱来的本领里的一种。

现在,一条垂下的腿了它的平衡和。凭肉眼就能清晰看到 ,一块异物坠在它的左腿上 。拿出望远镜追踪,确定那是个捕兽夹,铁链在空中摇摆。

8天后 ,2022 年12月6日 ,和他的队友最终在天津郊外的一处鱼塘里救下了W51,那时它已经拖着捕兽夹生存了至少15天。他本想给它起个好听一点的名字,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它不属于任何人 ,短暂的相处后,它将重返天空 。观鸟近20年,清楚一点:与一只每年都要数千公里的鸟儿重逢 ,是那种概率极低、“听起来很美好”的事。

东方白鹳是世界自然保护红色名录里的濒危物种,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根据截至2022 年年初的调查 ,全球仅存9000多只。

W51是给这只东方白鹳佩戴的脚环编号,按照鸟类环志的通用规则,这将成为它独一无二的标识——通常情况下 ,人们都是通过光学仪器与这种野性的物种打交道,能触它们的机会少之又少 。给它们戴上脚环,期待在某时某地再次被人看到 、记录 ,是鸟类学浪漫又实用的研究 。

天津是全球候鸟通道上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但即便像这样的“老天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此也不知晓。每年春秋两季,从斯加或者澳大利亚飞来的候鸟在此停歇 ,补充能量后继续它们跨越大洋的旅程。

这些候鸟不只属于野外,有时它们也会掠过城市上空,包括像东方白鹳这样的濒危鸟类 ,或许就从人们的屋顶飞过,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这一点 。

1

时,W51体重是3.85公斤。从形态特征判断 ,它是只亚成鸟,体型比成鸟要小,嘴巴还没有完全变黑。

根据对这一物种的既往研究 ,它很大可能是 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或者远东地区的某处湿地,那是东方白鹳几个主要的繁殖地 。它最有可能是在2022 年三四月份破壳出世,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成长。到了夏天 ,它已羽翼丰满 ,喜欢在巢中扑打翅膀。按照概率,它会在8月的某一天,受本能驱使 , 上巢沿,跃起,开始生命中的之一次飞翔 。

两个月后 ,它已经充分掌握了飞行和捕食的技能,积累了一部分脂肪。寒流过境、河水冰封之前,它随族群起程 ,目的地通常是3000公里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越冬地。

途中,脂肪是飞行时的燃料 ,W51和同伴必须停下来补充能量 。不过,就像公路旁的加油 ,它不是一定会出现在你期待的地方。你总要规划好行程 ,不至于半路抛锚。

渤海湾是东方白鹳迁飞途中的最重要停歇地 。这里是线路地理意义上的“中点 ” ,也是生态学障碍夹击下的“咽喉 ”地带——西侧是绵延的燕山山脉,往东是渤海 。更难得的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这里的食物都足够丰盛,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不止一种候鸟在此落脚。

W51的之一次是它成年前的远足 ,它跟随鸟群,学习同类的生存之道。通常情况下,它们抵达天津时 ,已经接近筋疲力尽 。对W51来说,这节课的内容是:这个地方难以错过。不过它可能还未学到,同样在这个地方 ,有时觅食也是件危险的事。

已经无法得知W51是在何时何地踩到捕兽夹,但可以肯定的是,触发机关的那一刻 ,锯齿状的兽夹瞬间刺穿了它的皮肉 ,夹断了它的骨骼 。它需要不断挣扎,铁链才会从固定兽夹的木桩上脱落。

受伤后,W51最早在11月23日被人发现 ,一位观鸟爱好者在天津北大港湿地拍摄到了它。此后的一周里,它像消失了一般 。直到29日,和志愿者到北大港东北方向50公里外的“安心池塘”巡视 ,车还未停稳,这种机警的大鸟就成群地飞起。这一次没有人忽略它,一只在空中拖着捕兽夹的鸟实在太过显眼。

接下来的几天 ,每天天未亮就有志愿者到池塘边守候 。最多的时候,370亩左右的池塘里了5000多只东方白鹳,占到这一物种总量一半以上。他们发现 ,W51和几十个同伴组成一个小群体,一直在鱼塘附近活动。

告诉志愿者,不能让W51从视线内离开 。但只凭肉眼 ,在密密麻麻移动的白点里锁定一个 ,是对精力和耐力的考验 。

“盯到眼疼,流泪。”一位志愿者回忆。

这是场凝视的接力赛 。十几名队友轮流守护,他们不敢靠近 ,也不敢出声——东方白鹳以机警著称。每个人都只是 在那里,就连交接都是在沉默中进行。空旷的野外没有任何遮蔽物,北方的海风吹来 ,芦苇恣意摇摆 。

浅滩上,W51 立时,受伤的左腿无法伸直。它显然还未适应兽夹的重量 ,要比其他同类行走更加缓慢,并且时常像被绊到一样忽然“踉跄 ”,然后扑腾着翅膀平衡。

休息时 ,东方白鹳会把一条腿收起,但W51已经无法完成这个简单的动作 。看到,觅食间隙 ,其他东方白鹳会单腿独立 ,把头插在胸前的羽毛里休憩。W51只能 在原地,时不时四处张望。

志愿者们会在晚间离开 。那是东方白鹳需要休息的时候。没人知道,W51是如何度过那些夜晚。

2

鸟的最早记忆 ,是小时候在田边水洼里抓鱼时,身边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水鸟 。它们总会在一旁安静地等待,准备捡食捕鱼人遗漏或者扔掉的战利品 。

他家50米外就是蓟运河 ,20世纪60年代,河水清可见底。年少的他喜欢偷偷下河游泳,一个猛子扎下去 ,在水中睁开眼睛,能看到身边游动的鱼类。他喜欢抓一种带有黄瓜清香味的鱼,回家后 ,母亲闻一闻手掌,儿子没下河的谎话就被轻易识破 。到了春秋两季,成片的水鸟在河滩 ,“白的 、灰的 ,或者黄褐色的,大个的、小个的……”如今,那种散发出黄瓜香味的鱼已经绝迹。

工作后 ,成为职业的风光摄影师,他想让人知道这座以工业和港口闻名的城市,不仅仅有工厂和货轮。各种各样的鸟成为照片里的点缀品 。他不断寻找、观察 ,捕捉瞬间,尽力创作出完美的作品——有时他需要一只天鹅的优雅,有时需要的是上万只银鸥同时起飞的壮美。

慢慢地 ,他被这些“点缀品”吸引,鸟类一步步成了他镜头下的主角。现在,他努力分辨儿时记忆里 ,那些湿地上的鸟群:灰色的或许是苍鹭,黄褐色的大多数可能是鸻鹬 。白色的最多,银鸥 、红嘴鸥、天鹅、白鹤……当然 ,他现在相信 ,东方白鹳也一定会在那里。只不过,他当年并不认识。

眼下,W51离鸟群越来越远了 ,时常独自在池塘的另一侧觅食 。进入12月,水面开始结冰,大部分东方白鹳已经补充完体能 ,离开的时间到了。

W51所在的鸟群是更先离开的种群之一。志愿者注意到,几十只与它一起组群的东方白鹳,12月后就没再回过“安心池塘 ” 。到12月2日 ,数千只东方白鹳像是在一夜间消失,整个池塘就剩下W51一只鸟 。它的周围,的塘底已经干裂 ,上面覆盖一层白色,那是在此觅食的水鸟留下的,证明着当时的盛况。

第二天 ,几只苍鹭飞了过来 ,在池塘停留片刻,旋即离开。这里的食物已经不如几日前丰盛,受伤后 ,W51捕食能力也一直在下降,只能靠一些死鱼和岸上的鱼干充饥 。

毫无疑问,W51已经彻底掉队了。

营救计划在几天前就被提上了日程。志愿者们本想使用“疲劳战术” ,派人在池塘两侧追赶W51,待它力竭后救起 。这是最简单的方案,但也可能加重它的伤情 ,最后被否定。

第二种方案是诱捕,这需要耐心和技巧。现在,时机到了 。

小马拿出工具 ,走进池塘,志愿者里没有人比他更擅长捕鸟——他曾是个职业捕鸟人,甚至为此坐过牢。一个带有色彩的故事在志愿者团队里流传 ,有关他的捕鸟技巧:

几年前 ,一位鸟类学博士生来到天津,想要捕捉一种机灵的雀类,给它们戴上做博士论文研究。他先是找了上海一个具有 身份 、在业内颇有声望的捕鸟人 ,结果对方在天津一周,一只也没有捕到 。后来这个博士又“重金”从请来一位捕鸟猎人,几天后同样一无所获。

最后 ,给他推荐了小马,这个看起来没什么特点、沉默寡言的捕鸟人,仅用一天就让十几只目标落  ,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样本量。

“那个博士当场就哭了,有些失态,他本以为自己的论文完不成 ,毕不了业 。 ”小马轻描淡写地说,“捕鸟要先懂鸟 。”

多年来,他一直在捕鸟圈子内外游离 ,经历种种普通人看不到的惨剧后 ,他找到,成为一个护鸟志愿者。

12月3日这天,志愿者团队了地方林业部门的抓捕许可。天还未亮 ,小马就在池塘边布上了前一天晚上织好的鸟 。安装机关,撒好诱饵,然后在不远处挖了一个浅坑 ,再在上面用芦苇和树枝搭了一个用来隐蔽的草棚。太阳升起时,他钻进了这个简陋的“掩体”。

接下3天,他做的唯一一件事 ,就是等待 。

3

“安心池塘 ”是志愿者给过境的东方白鹳投喂食物的地方,位于天津七里海湿地保护区之外。11月13日,他们从鱼塘主手里买下了这个“塘底子”——每年10月开始 ,鱼塘主就会陆续抽水出鱼,大鱼捕完后,剩下的塘底常被打包。

候鸟大多在这一时期抵达天津 ,其中的涉禽包括东方白鹳 ,又习惯在浅滩觅食,“塘底子”成为它们的绝佳去处 。

“安心池塘 ”只是几十个连成片的池塘中的一个,也是塘主今年唯一卖出的“塘底子 ”。

“往年也会有一些水鸟过来觅食 ,但是今年尤其多,铺天盖地。”这位塘主抱怨,做了20多年的养鱼生意 ,他还是会被今年的景象到,“一个塘底子,最快40分钟就给秃噜干净 。”

一些塘主请了人看守 ,驱赶飞来抢食的水鸟。看塘人坐在塘边,手里提着锣,眼睛盯着池塘 ,“饭都不敢吃,取个饭的功夫鱼塘就没了 ”。

最实用的是放鞭炮,从10月开始 ,每次到鱼塘去巡护 ,就会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比过年都热闹” 。

这让他哭笑不得,“有时你会觉得这种场面很滑稽 ,但一个天津的旗舰鸟种,被人赶来赶去,尊严在哪里?”

在公益机构的支持下 ,他们购买鱼苗,制订了“安心池塘 ”的每日投喂计划,以保证5000只东方白鹳一天的食量 。在这里 ,它们不用担心挨饿,也不用担心被,或者 ,踩上一个捕兽夹。

如果早点发现“安心池塘”,W51或许不会受伤,不会滞留。志愿者们清楚 ,如果不能 ,它不可能熬过这个冬天 。食物已经减少了——为了不拖延东方白鹳南迁,投喂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就已结束。

被兽夹钳过后,W51似乎变得更加警觉。这个时节 ,适合涉禽捕食的浅水区域大多都结了冰,填饱肚子已经是个难题 。陷阱布好后,其他水鸟 ,包括几只东方白鹳都被诱饵吸引过来。但W51一直待在池塘的另一侧,缓慢移动。

小马猜测,或许是陷阱处的脚印让它怀疑 。可管它呢 ,他卧倒在掩体里,身下垫着一个旧褥子,除了紧盯着W51等待机会 ,没有什么事更值得做。那天更低气温已经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寒风一阵阵从塘底掠过,一整天 ,人和鸟都着更大程度的静止 ,像是场漫长的对峙。

到了第四天,12月6日,或许是太过饥饿 ,W51终于有了动静 。小马看到,它展开翅膀尝试起飞,但比普通东方白鹳要多蹬几下地。最终它戴着兽夹飞到半空 ,然后快速滑翔至陷阱位置,它并没有着地,而是用一个少见的捕食动作 ,像猛禽一样——只不过它没有用爪,而是用嘴,俯冲掠食。

草棚里的小马没有犹豫 ,发动机关,鸟 合并,W51落 了 。小马瞬间冲出草棚 ,衣服和头发上沾满了芦苇穗 ,在岸上守候的志愿者也冲了过去 。他小心打开鸟 ,把W51抱在怀里。跑来给它蒙上的眼罩,让它镇定了下来。

捕兽夹终于被取了下来 ,后来称重确定是1斤半,几乎相当于W51五分之一的体重 。它的一根脚趾只剩下皮肉相连,断开部分已经明显坏死。紧急送往动物医院后 ,医生截掉了那根坏掉的脚趾,做了包扎,好在没有感染。

W51遭遇了显而易见的不幸 ,但从结果来看,它又是幸运的 。就在一个多月前,在哈尔滨 ,一只东方白鹳同样被捕兽夹钳住,被人发现时,已经倒挂在高压线上 ,时而扑棱下翅膀 ,后不久就死亡。

4

W51只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5000多万只水鸟中的一只。地球上有9条主要鸟道 。相比一些几乎横跨地球两极的鸟类,东方白鹳只能算是中短途旅行者。

尽管在人类早期的里 ,鸟的图形就已是最常出现号之一,但人类对这种生物的认知,总在不断刷新。某些时刻 ,鸟的引领了人的 。1492年10月,和他的船队在海上航行了近两个月,还未看到陆地。10月7日 ,水手们发现大群候鸟朝西南方向飞去。决定改变航向,跟随候鸟 。5天后,人类迎来一个重要瞬间:发现 。

今天 ,已知的最长候鸟距离由北极燕鸥创造,达到1.8万公里;雨燕每年都会飞到南非越冬,春季回来时 ,它们会准确找到颐和园里的旧巢。但在1822年之前 ,没有人知道鸟类可以长途。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甚至解释说,春天的鸟儿之所以在冬季消失不见,是因为它们化身为别的物种 。1882年 ,一位德国猎人捕获一只欧洲白鹳,发现它的颈部卡着一只明显属于非洲的箭头,这是历史上之一份鸟类长途的明确证据。

鸟类是对人类想象力的挑战。红腹滨鹬每年都要在北极圈和大洋洲间往返 ,这种只有鸽子三分之二大小的旅行者会在出发前做足准备,身体一半的重量都是脂肪,它们要连续飞行8个昼夜 ,才能抵达途中唯一的停歇 ——中国的黄海和渤海沿岸 。

它们也是天津海边湿地上常见的水鸟。20年前,还不了解它们,也不知道天津对候鸟的意义。后来他遇到了各种肤色的观鸟人 ,还有举着录音设备的鸟类学家,在他眼里这些人“热切、真诚”,像是来拜谒地 。为他们做向导 ,直至彼此成为挚友 ,他也成了“鸟人 ”。

2007年,预支收入租了架直升机,去航拍天津的海岸线。飞行中 ,脚下那些再熟悉不过的景色,在开阔的视野下忽然重新生出了冲击力——海水的颜色由浅到深呈现出明确的层次感,鸟群飞起 ,无数个移动的白点嵌在海天之间 。不远处是湿地,水系蜿蜒穿过看不到边的芦苇荡,“有种荒芜又沧桑的美”。

直升机上 ,激动到流泪,一度忘记按下快门。生长于斯,他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家乡 。

有时他也会后悔自己“觉醒”太晚 ,许多地方还未来得及领略,还未真正体会,就已经满目疮痍 。

他办公室的墙上 ,挂着两张巨幅照片。一张是清晨的海上 ,漫天的海鸟几乎布满整个画面,海是深蓝色的,天空淡蓝 ,一艘渔船朝着海天相接处驶去。

另一张是天津沿海的卫星地图,可以看到,一些海岸线被拉成直线 ,组成规则的形状,这是被改造或者围填的痕迹 。 数据里,天津153公里海岸线中 ,只剩下18公里自然海岸线。2022 年,天津市在一份加强滨海湿地保护的方案里说,除重大战略项目外 ,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确保自然岸线保有量不低于18公里 ”。

那张漫天海鸟的照片成了永远的记忆,照片里的海域如今已经变成陆地 ,上面没有任何建筑 ,杂草丛生 。

这样的故事不止一次发生。荷兰鸟类学家托马斯·皮尔斯马在天津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物种,是红腹滨鹬的一个亚种,这种新记录的鸟就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后来 ,皮尔斯马再次来到天津,请做他的向导兼司机 。观鸟路上,他们途经一处半的湿地 ,几栋烂尾楼立在长满芦苇的荒地上。皮尔斯马忽然让停车,请求他为自己拍张照片。

不解,这种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皮尔斯马告诉他 ,那个新鸟种就是在刚才路过的地方发现的,当时那里还是片完整的湿地 。

“最遗憾的是,由我发现 ,并且用自己名字命名的鸟类,在我有生之年,我可能又要亲眼见证它的消亡。”回忆皮尔斯马的话。

几年前 ,受邀参加一次鸟类 。会上 ,一位科学家走上台,他对着台下的同行说,红腹滨鹬在和大洋洲都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但种群总量却在下降 。接着,他向台下深深鞠躬,请求停歇地能善待这种伟大的生物。

“候鸟不独属于某个 ,它跨越大洋,属于全人类。”对他的发言印象深刻 。

5

的确,候鸟不独属某个 、鸟类研究是项性工作 ,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办公桌上就不难看出这两点——在这里,几乎每张办公桌上都摆着一个地球仪,或者在墙上挂上一幅世界地图。

环志中心的陈丽霞博士把一张图表贴在了最方便看到的位置 ,那是一张全球重要地区环志标识的对照表。不同有不同的编码,不同鸟类又对应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天鹅戴的是蓝色塑料颈圈 ,鹤鹳类是红色的脚环 ,鸻鹬类用的是彩旗,戴在脚上像是标签 。最难辨识的是雀类,用的是金属脚环 ,最小的内径只有2毫米。

每个都有一套自己的环志标识标准,环志中心曾“回收 ”到一只雀类,脚环上是他们没见过的编码。他们给全球的环志中心邮件 ,最终收到 芬兰的回复 。

后来,在《自然》的一张著名的全球鸟类图上,这条芬兰到中国的路线被当作一个新发现 ,与其他重要的鸟道一同收录。

鸟类环志除了有科学上的价值,很多时候,也记录着一只鸟与人类的接触 、互动 ,或者一段故事。

环志中心时常接到一些公众的报告,他们看到或救到一只戴着环志的鸟 。环志中心会把这只鸟 反馈给报告人,它 哪里 ,去过哪 ,飞行了多远的距离,经历过什么……

“你会觉得,自己与世界相连。 ”陈丽霞微笑着说。

大部分时候 ,鸟类环志回收只能依靠运气,比如,一些雀类环志的回收率只有万分之一 。如果有机会与一只自己亲手环志的鸟儿再次相遇 ,你更好感谢命运 。

总有一些鸟,再也没有与人类重逢的机会,陈丽霞听说 ,即使环志的回收率极低,有些捕鸟人依然可以把收集到的,大大小小的环志串起来 ,“挂在身上能当饰品”。

即便重逢,也可能是个悲伤的故事。2012年,天津发生30多只东方白鹳中 ,当时和其他志愿者抢救了其中的13只 。放飞前 ,这些东方白鹳被戴上了脚环。

5年后,接到一通 黑龙江的。对方告诉他,一只环志969号的东方白鹳在当地被 ,现在抢救后已经恢复健康 。

记得969号,它是2012年在天津的东方白鹳之一。他仔细回忆,甚至“又看清了这只白鹳的样子”。几个当年参与救助行动的志愿者马上聚在一起商议 ,这次的地点在边境,早已冰封,南迁的东方白鹳种群 ,此刻又恰好在天津停歇 。

“不如把它接回天津放飞。 ”志愿者们达成共识。

接近2000公里路程,大家轮流开车,每个人都不愿耽搁哪怕一分钟时间 。一个昼夜后 ,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几个人轮流把它抱在怀里,有人甚至给它做了件衣服。

“那种心情 ,就像看到多年未见的孩子。”形容 。

969号被接回了天津 ,然后放飞 。一个月后,第三次见到了它。这一次,它潦草地躺在地上 ,洁白的羽毛失去光泽,沾满泥巴。

它终于死于中 。

6

还在做“搞鸟”的生意时,禾花雀是小手的“畅销产品 ”之一。它们曾是天津常见的鸟类 ,冬季时节,这种鸟会数千只成群,铺天盖地地飞过。

小马见过数万只禾花雀关在笼子里 ,等待被肥后,送上南方的餐桌 。后来他发现,这种小鸟越来越难捕到 ,直至在天津几近绝迹。在世界自然保护红色名录上,禾花雀从2004年的“近危”,连升四级 ,到2022 年已经变成“极危”。

“这份营生再继续下去 ,非把鸟捕绝不可 。 ”小马说,他对鸟有种复杂的感情,大部分时候鸟都是种交易品 ,同时,他也喜欢鸟。像个泥潭,捕鸟是他赖以生存的生意 ,但也让他“感到痛苦”。

还记得,他之一次见小马时,想“探下底” ,就顺手指着身边的公益宣传册,问小马认不认识封面上的鸟 。结果小马很快就给出了准确答案,那是种稀有的非洲鸟类。

后来的接触中 ,越来越相信小马是个“鸟痴 ”,他总能准确认出那些鸟类身上的环志信息,不管是属于欧洲 ,还是南美洲。这次W51后 ,他能抱着手机看一整天 。

那次见面后,小马放飞了“价值几十万元的鸟”,这几乎是他全部家底 。他最终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如今成为最活跃的成员之一。

近几年,天津已经很少发生鸟类盗猎,但盗猎并不是鸟类面临的唯一威胁。

今年11月18日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副主任钱法文到天津考察候鸟状况 。

“在七里海走了一圈,只见到一只东方白鹳。”他对当天的见闻印象深刻,到了湿地面积更大的北大港 ,他逐个清点,“一共78只 ”。

环志中心曾给一些东方白鹳佩戴了可以的,一张能显示其中16只白鹳10月21日到12月21日行动轨迹的地图上 ,七里海和北大港两个自然保护区的点位都相对稀疏,保护区周边的鱼塘成了点位最密集的区域 。

“这说明保护区没能满足东方白鹳栖息的条件。 ”钱法文分析,鱼塘每年都会出鱼 ,但今年包括东方白鹳在内的涉禽忽然在鱼塘 ,是因为保护区内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近几年,七里海湿地保护区设定生态红线,开始施行“退养还湿” ,区内的经营性鱼塘都被清退 。11月15日,当地曾为过境候鸟投放了1万多斤鱼苗,密度显然不如往年鱼塘的“塘底子”。

钱法文建议 ,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同时,应该适当考虑候鸟栖息需求。

问题解决之前,幸好还有用来临时投喂食物的“安心池塘 ” 。

12月27日上午 ,W51再次回到这里。它的伤口已经愈合,相比时,体重增长了两斤 ,精神看上去也好了不少。

救下W51后,天津下了两场雪,感到不安 。在雪天还见到东方白鹳 ,没有浪漫 ,只有危险——同伴大多已经抵达南方,担心,W51生命中的之一次 ,是否真的就要落单 。它也不属于封闭的救助室,在那里,每次有人接近 ,它都试图飞起来躲避,然后撞到屋顶。

志愿者们一直在寻找东方白鹳鸟群,最近每天都会去“安心池塘”观测。12月25日 ,100多只东方白鹳忽然在池塘附近出现,他们猜测这可能是2022 年最后一批南迁的东方白鹳鸟群 。

是时候说再见了。鸟群近了一些,打飞箱 ,截趾后的W51助跑、跃起,黑色的飞羽像手指一样展开。它朝着同伴飞去,几秒钟后便与它们会合 。志愿者不愿离开 ,仰望、目送 ,直到它变成一个白点,消失不见。

(本版均由摄)

中青报·中青 记者 杨海 :中国青年报 ( 2022 年12月30日 05 版)

: 中国青年

以上就是与女命行嫁大利月对照表相关内容,是关于东方白鹳的分享。看完怎么算是大利月小利月后 ,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极危物种能不能引入红嘴奎利亚雀来解馋

第一:极难养殖 。想要引入一个物种来吃,必须要形成规模化的养殖,而擅长飞的鸟类规模化养殖原本就比较困难 ,况且雀形目下的鸟类通常都是非常执着的,它们被人圈养成活率极低,比如麻雀 ,成年的麻雀圈养极容易撞死自己。

因此,红嘴奎利亚雀引入的话不能规模化养殖,只能野放。

第二:野放的危害 。一旦引入红嘴奎利亚雀野放 ,它们对于我国来说就成为了一种入侵物种,虽然红嘴奎利亚雀体型不大,体长只有平均13厘米左右 ,但是它们繁殖速度快 ,集群后还是相当恐怖的。

它们的恐怖之处主要体现在会与本土的鸟类竞争上,红嘴奎利亚雀可是连大象都能赶走的存在。

禾花雀(黄胸鹀)之所以成为了极危物种,主要原因就是被人吃的 ,而它们被人吃,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当成了害鸟,大部分原因还是许多人相信它那所谓的神奇功效 。等到人们反应过来后 ,一切都晚了,如今的禾花雀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

虽然远在非洲的红嘴奎利亚雀数量多 、与禾花雀长相相似,但是引入它来解决禾花雀的现状是不现实的 ,因为它无法圈养,只能野放,野放后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 ,想要拯救极危的禾花雀,首先要杜绝捕杀,因为它就是一种雀形目鸟类 ,没有什么特殊功效 ,其次要对它们的栖息地进行修复和保护,这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禾花雀还会成为常见的鸟类之一。

关于“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冰蝶]投稿,不代表成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ijckbb.cn/cshi/202505-467.html

(134)

文章推荐

  • 健康手抄报句子摘抄

    网上科普有关“健康手抄报句子摘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健康手抄报句子摘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健康手抄报句子摘抄 健康手抄报句子摘抄,健康是我们人人应该重视的一件事情,有良好的健康状态才能

    2024年12月15日
    2
  • 正规理财排行榜前十名都有哪些

    网上科普有关“正规理财排行榜前十名都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正规理财排行榜前十名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正规理财排行榜前十名都有余额宝、零钱宝、余额盈、理财通、零钱通、余利宝、小金库、度小满金融APP、零钱通、知屋理财

    2025年04月30日
    196
  • 中国所有师范类排名

    网上科普有关“中国所有师范类排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所有师范类排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360问答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ashleyyang1986LV122013-02-24满意答案q081101x018LV13推荐于20

    2025年05月01日
    153
  • 中国哪里的馄饨最好吃?

    网上科普有关“中国哪里的馄饨最好吃?”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哪里的馄饨最好吃?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自家做的馄饨好吃。肉要细碎,菜也要细碎,搅拌要向一个方向,直到看见所有的肥肉变化成丝状即可.至于配料,多半自选,鸡精,香油,蚝

    2025年05月01日
    195
  • 足球门将世界新排名-(前20的)

    网上科普有关“足球门将世界新排名?(前20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足球门将世界新排名?(前20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NO1:诺伊尔曼努埃尔·诺伊尔(ManuelNeuer)德国足球运动员,为德国队1号门将。曾效力于德甲

    2025年05月01日
    165
  • 中国攀岩运动员排名

    网上科普有关“中国攀岩运动员排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攀岩运动员排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国攀岩运动员排名:王富洲、潘多、贡布、屈银华、王勇峰。1、王富洲他的职业生涯始于1958年参加登山运动,登上苏联境内海拔7134米的

    2025年05月02日
    122
  • 美术设计类学校排名

    网上科普有关“美术设计类学校排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术设计类学校排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国内美术类最好的是八大美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

    2025年05月02日
    170
  • 中国围棋九段棋手名单

    网上科普有关“中国围棋九段棋手名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围棋九段棋手名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截止2017年6月,中国围棋九段有42人:1、陈祖德:1944年2月19日生,1982年被授予九段;2、吴淞笙:1945年4月4日

    2025年05月02日
    178
  • 美研申请——EE与ECE有哪些区别?

    网上科普有关“美研申请——EE与ECE有哪些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研申请——EE与ECE有哪些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Q:EE和ECE有什么区别呢?A:EE、ECE其实是同一专业大类的名称,下面有很多细分方向,

    2025年05月03日
    144
  • 蒸大闸蟹的时候冒出来一个大黄泡是什么东西-

    网上科普有关“蒸大闸蟹的时候冒出来一个大黄泡是什么东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蒸大闸蟹的时候冒出来一个大黄泡是什么东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那是大闸蟹的蟹黄,因为螃蟹背朝上蒸,所以蟹黄流出来了,蒸大闸蟹要仰面蒸,这样可以避免蟹

    2025年05月04日
    18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冰蝶
    冰蝶 2025年05月04日

    我是成都号的签约作者“冰蝶”!

  • 冰蝶
    冰蝶 2025年05月04日

    希望本篇文章《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能对你有所帮助!

  • 冰蝶
    冰蝶 2025年05月04日

    本站[成都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冰蝶
    冰蝶 2025年05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哪里离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